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调查与启示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调查与启示

●“对专业岗位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毕业生求职的首要因素
●约40%的企业认为毕业生对薪酬福利要求偏高
●毕业生认为“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最主要
●“品德”成为大学生和企业选择的最大差异
●企业认为大学生最应该调整就业心态

    大学生就业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但作为吸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企业,则较受冷落,很少有把关注的焦点聚焦到企业,征询企业对毕业生的看法或总结企业的聘人之道。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时间内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
为了真实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了解未来几年大学生的就业趋势;真实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中人网)开展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以尝试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建立一次沟通对话的机会。本报记者从中筛选了一部分内容,为各地人才市场进一步指导大学生就业,提高学生与企业的签约率提供参考。

怎样解决就业难问题
毕业生:“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最主要
企业人士:大学生最应该调整就业心态
    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上,大学生和企业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
    大学生更关注从知识层面提高自己,从而拥有更强竞争力,在就业竞争中胜出,在学生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反而并不主要。
    而企业则把关注的重点放到了“学生调整就业心态”上,认为更多地应该从认知上解决就业难,“学生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反在其次,。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大学生还是对自己的能力素质感到不满意,仍然希望有提升的空间。这样的结果可能是由于大学的教育内容及形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要求造成的。而企业对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的关注,说明大学生在认知层面上和企业的用人标准有差距,在企业给大学生的建议中,“眼高手低”是企业最为诟病大学生的一个要点。
    企业和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有很大差距,但是现在人才市场是供大于求,而这种情况不会在短时间内有所缓解,所以大学生就业时还是应该参考一下企业人士的看法,更多地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

毕业生应拿多少薪酬
约40%的企业认为毕业生对薪酬福利要求偏高
    从对大学生的调查看,大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薪酬期望已经调到1001-2000元,在校大学生对薪酬期望略高,大部分也集中在1001-3000元之间。但这样的预期在企业看来如何呢?从企业的调查数据看,只有49.90%的企业表示大学毕业生对企业要求的薪酬福利是合适的,而高达37.18%的企业表示大学毕业生对企业的薪酬福利要求偏高。
    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对自己第一份薪酬的期望和企业所能给予大学生的薪酬有一定差距,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企业招不到人,而大学生又就不了业的局面。
    从大学生和企业两方面看,毕业生的薪酬期望仍高于企业的预期,然而从教育成本回收来看,这样的预期似乎并不为过,而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差距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有哪些因素困扰毕业生求职
“对专业岗位知识缺乏了解”大学生和企业有共识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哪些因素困扰毕业生求职,大学生和企业有很大的一致性。毕业生、在校大学生、企业都首先选择了“对企业专业岗位知识缺乏了解”。可见学生和企业都认识到了彼此缺乏有效的相互接触、了解的途径。
    “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45.47%)成为困扰毕业生求职中的首要因素,“求职方法技巧欠缺”(31.66%)成为困扰毕业生求职的第二大因素,大学生面临就业时仍没有掌握较好的求职方法和技巧。“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30.54%)成为困扰毕业生求职的第三大因素。在困扰毕业生求职的前三大因素中,关于企业的因素就有两项,说明毕业生有强烈了解企业的愿望,但相关的渠道并没有建立起来,供需之间存在巨大矛盾。
    作为求职的毕业生一定是想要积极地了解用人单位的,而作为招聘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也一定是积极地想让毕业生了解自己,但为何二者都把“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列为求职中困扰因素中的首因呢?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高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满意度非常低,表示“很满意”的比例仅1.20%,表示“满意”的比例也仅为6.43%。相反,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达到了29.41%、13.51%。而“长期深入到企业实习”是当前大学生认为最应该提供的一种就业指导形式,比例为52.37%,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的机制,高校目前提供的就业指导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就业指导工作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企业相关的就业指导方式,是大学生最感兴趣的,“提前进行企业入职培训体系的学习和训练”(53.99%)和“与企业进行多种方式的互动沟通”(51.74%)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形式。“就业和职业规划的专题讲座”大学生最不感兴趣。“长期深入到企业实习”是当前大学生认为最应该提供的就业指导形式。

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及能力
“品德”成为大学生和企业选择的最大差异
    企业对毕业生素质及能力的要求中,首先是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其次是毕业生的“专业水平”,第三为毕业生的“品德”。这与毕业生对自己素质及能力要求的最大不同在于企业对毕业生“品德”的要求远远高于毕业生自己对“品德”的要求。
    不论是2006年度毕业生还是在校大学生,品德都被他们排在非常靠后的位置,2006年毕业生选择中,“品德”排在最后一位,在校大学生中,“品德”排在倒数第二位,而对企业来说对“品德”的选择仅次于“专业水平”及“沟通能力”.这种差异的形成值得我们思考:到底大学生“成才”的价值取向该如何选择呢?
    二者之间不同的选择,如果大学生没有清楚的认识,可能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时培养自己的方向产生一定的误导,最后使自己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企业在选择毕业生时,选择看重毕业生学历学校名气的比例很小,可现实中的情况似乎是企业对毕业生这方面的条件非常看重。这是个矛盾。其二,企业对毕业生“品德”的重视程度远远比毕业生对自身“品德”的重视程度高的多。从中看出,企业选人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德才兼备;而毕业生更倾向于表现“才”的方面,而对“德”的方面重视不足。 
 
来源:中国人事报 杨晓冬   2006-08-14